沒錯,我去年四月生了一個孩子。
因為一些原因,所以沒有將他的成長過程像很多新手媽咪一樣一五一十的寫在部落格裡。
不過今天的重點也不是要來寫他長的多大或者其它,是要來分享關於母乳的這件事。
關於母乳,我把我的感想寫在前面-[有奶就有奶,沒奶就沒奶。]
除了努不努力擠奶之外,體質也是個大因素,有就有,沒有就放下。
寫這篇的文章的用意,我想鼓勵一些在餵母乳的路上,
正在努力或者正在準備的媽媽們,加油加油~
也先謝謝一些熱心的媽媽,我知道親餵對小孩有多好,我也知道全母奶有多好,
我也知道小孩如果可以在身邊有多好,還有新鮮的母奶有多好喝,但今天不討論這些。
My Boy在出生之後,因為胎便吸入的問題,住進了加護病房,
我並沒有抱到他(我第一次抱他已經是生完一週之後的事了)。
加上我產後大失血,當天在恢復室裡還緊急輸了兩袋血,
所以我完完全全沒有漲奶,住院期間幾乎到了無人聞問我的奶的地步,沒有人指望我會有奶。
簡單說明,當人體大失血,身體的機制會專注在維生(維持生命),不會專注在發奶。
不過當時的我,其實沒辦法想到太多其它如餵母乳這件事,
只希望自己儘快從術後復原,可以下床,可以走路,可以離開病房去看孩子。
所以乖乖的吃吃喝喝,乖乖的休息,乖乖的練習走路。(粗體紅字是重點是重點)
完全沒漲奶之前,照顧我的大妹每日早晚幫我各熱敷了一次。
(大妹是經驗豐富的兒科婦產科護理人員)
在產後第四日,終於跟寶寶見面了,護士小姐詢問了母奶的事,並安慰我慢慢來沒關係。
產後第五日,我們開始努力母奶這件事,跟很多媽咪一樣,先準備了兩支針筒。
好吧,一開始沒奶要有奶真的有痛到我,加上大妹真的是沒有要手軟的意思,
滴滴皆辛苦的初乳終於產出,在大妹有一點點嚴格的衛教之後,
抱持著[規律]及[擠乾淨]兩個大原則,我就踏上了我的母乳路。
初乳產出之後,定時3~4小時擠一次,然後很乖的配合月子中心吃吃喝喝。
很順利的走上母乳路,也有很足夠的產出。
因為一開始沒親餵,我的奶頭不認識我兒子,我兒子也不認識我的奶頭,
親餵這件事,在兒子清醒時,幾乎無法進行。
產後兩個月,重返職場,兒子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南部,也不在身邊。
母乳之路真的完完全全靠的是規律及擠乾淨了。
雖然奶量一直很夠,但我的孩子一開始就沒有全母奶。
為了方便公婆照顧,半夜不要跑來跑去的加熱母奶,所以夜裡或不方便時,就以配方奶替代。
在六個月之前,我每天早起一小時擠奶,中午擠一次奶,下班一回家擠一次奶,睡前再擠一次。
儘量比照當時他喝的量,一餐一包的儲存,方便加熱回溫給他喝。
我使用的是AVENT手動跟電動的擠乳器,通常會先用手動擠順了之後,
再把擠乳器的把手換成電動的,擠到最末再換回手動的擠乾淨。
寶寶六個月之後,開始吃副食品,母乳量有減少,擠奶的次數也慢慢遞減。
到寶寶滿十個月,忙著搬家之際,原本一天還有擠一次的奶,就順勢退奶了。
約莫4~7天宅配寄回南部一次,母乳袋沒有特別挑那一款,用過幾種之後,就固定使用Jamboree的。
我沒有特別喝什麼發奶,久久喝一下黑麥汁,也只是為了解解不能喝黑咖啡,可樂汽水的饞。
湯湯水水很不客氣的認真喝,該吃的(指比較營養的食物)也認真的吃,
完完全全放下羞恥心(指不去想發胖之類的事)的乖乖吃完每一餐。
母乳這條路,只靠媽媽一個人辛苦是走不下去的,家人的支持跟配合,是絕對絕對重要的。
(粗體紅字代表很重要)
例如:
*我得早起一小時擠奶,所以艾瑞克開車送我上班,讓我可以在車上小小再瞇半小時。
*睡前得再花一小時擠奶,所以艾瑞克接手了清洗擠奶器奶瓶及消毒的工作。
*婆婆也很認真準備魚和湯。
另一條母乳路,在奶量充足,儲量有餘的情況下,
把母奶也分享給小妹的寶寶-晴晴。
兩姐弟差生日只差25天,
也許他們以後不會像我們一樣有自己的兄弟姐妹,
但希望在他們彼此的生命裡,
也可以像我們姐妹一樣,一路走來互相幫助扶持分享~
留言列表